博策法律事務所

家庭暴力如何應對?律師帶你了解保護令的申請與自我保護!

家庭暴力如何應對?律師帶你了解保護令的申請與自我保護!
保護令是一項法律措施,保護受到威脅、騷擾或家庭暴力等侵害的人。它可以限制加害人與受害人接觸,保護受害人的人身安全。當家暴法所定家庭成員(如:夫妻、同居對象)遭遇身體或精神暴力對待,便可聲請。而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規定,違反保護令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。

文章目錄

保護令是什麼?

保護令是一項由法院頒布的法律措施,旨在防止施暴者對受害人造成進一步傷害。此類法律命令的適用範圍涵蓋配偶、直系或旁系親屬、同居者及其他具有親密關係的人。

家庭暴力的範疇

家庭暴力並不僅限於肢體傷害,而是涵蓋了多種形式的侵害行為,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:

  • 身體暴力:包括毆打、虐待、遺棄、強迫等造成身體傷害的行為。
  • 心理暴力:透過恐嚇、辱罵、控制、貶低等方式對受害人施加精神壓力。
  • 性暴力:涉及強迫性行為、性侵害或性虐待,侵犯受害人的性自主權。
  • 經濟暴力:控制財務資源、不提供基本生活費用,或使受害人喪失經濟自主。

 

家庭暴力的範疇

遇到家暴該怎麼辦?

當發生家庭暴力時,應儘快採取以下步驟來保護自身安全並尋求協助:

  1. 立即求助:撥打113或110,聯繫警方或家暴防治機構,確保自身安全。
  2. 收集證據:前往醫療機構進行檢查,並保留醫療證明、受傷照片等證據。
  3. 申請保護令:可自行或透過警方、法院等機構提出保護令申請,以獲得法律上的保護。

 

遇到家暴該怎麼辦

保護令的類型與申請方式

1. 緊急保護令

    • 適用情境:當家暴行為已嚴重威脅生命安全時,警方可協助受害人向法院聲請。
    • 申請方式:法院可透過書面、傳真、電子通訊等方式迅速審理,最快可在4小時內核發。
    • 有效期限:自法院核發時生效,至通常保護令核定或駁回時失效。

 

2. 暫時保護令

    • 適用情境:通常保護令尚未核發期間,為防止期間內受害人處於無保護狀態,得申請暫時保護令。
    • 申請方式:受害人、檢察官、警察或政府機構均可向法院提出申請。
    • 有效期限:自核發時生效,直至通常保護令核發或被駁回時終止。

 

3. 通常保護令

    • 適用情境:經法院審理後,確認施暴事實並認定有必要提供長期保護時核發。
    • 申請方式:受害人可向其居住地、加害人住所或暴力發生地的法院遞交書面申請。
    • 有效期限:一般為1至2年,屆期可申請延長,法院將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續發。

 

 

常見保護令相關問題

1. 保護令與離婚

保護令的核發與離婚訴訟屬於不同法律程序。雖然家庭暴力可作為離婚的法定理由之一,但申請保護令本身不會直接導致婚姻關係解除,仍需另行提起離婚訴訟。

 

2. 施暴者是否會得知保護令的存在?

一旦法院核發保護令,施暴者將收到正式通知,並被告知禁止行為範圍。

聲請通常保護令時會通知加害人開庭,並於核發後寄送裁定書予加害人。若不願與加害人當庭對質,可提前提出書狀申請隔別詢問。

 

3. 違反保護令的後果

若施暴者違反保護令,依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第61條規定,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最高可處新台幣十萬元罰金。

 

4. 施暴者會留下前科嗎?

申請保護令本身不會導致施暴者留下犯罪紀錄,除非其違反保護令條件,進而觸犯刑事法律。

 

5. 法院可命令施暴者搬離住所嗎?

法院得視個案情況,裁定施暴者不得接近受害人或搬離共同住所,並可能附加以下內容:

  • 禁止施暴者聯絡、跟蹤或騷擾受害人。
  • 限制接近受害人住所、學校、工作場所等特定地點。
  • 交付子女監護權與探視安排。
  • 強制施暴者接受心理治療或家暴防治課程。

6.如何撤銷或抗告保護令?

若受害人希望撤銷保護令,需向法院提出正式申請,並說明撤銷的具體理由。法院將根據受害人的最佳利益決定是否准許撤銷。

如果對法院的裁定結果不服,申請人可在裁定送達後10日內提出異議,進一步尋求法律救濟。

 

結語

在面對威脅或侵害時,保護令能有效地提供法律保護。若您或身邊的人正處於危險中,建議盡早尋求法律援助,博策法律事務所可協助您申請適當的保護令,並在過程中提供支援與保障。

您是第一次法律諮詢嗎?請不用擔心,我們會為您分析最佳方案!